夏季防暑降溫喝“喝四粥”
炎炎的夏季已經到來.天氣炎熱吃什么都沒胃口,經常性的食欲不振會影響胃腸正常工作,降低人體免疫力,讓人難抗暑熱的侵襲,喝點防暑降溫的粥,可以起到強身健體、祛病消暑的作用。
綠豆湯:綠豆湯有獨特的消暑清熱功效。中醫認為,綠豆具有消暑益氣、清熱解毒、潤喉止渴、利水消腫的功效,能預防中暑。有關實驗表明,綠豆對減少血液中的膽固醇及保肝等均有明顯作用。惟一不足之處是綠豆性太涼,體虛者不宜食用。
苦瓜粥:苦瓜100克,冰糖20克,精鹽2克,粳米100克。制作時將苦瓜去瓤,切成小丁,與淘洗干凈的粳米一同入鍋,加入適量的水,用旺火燒開后,放入冰糖、鹽,再用小火熬煮成稀粥。苦瓜具有清暑解毒、清心明目的作用,很適合夏季食用。
蓮子粥:蓮子50克,粳米100克,入鍋同煮,至蓮子極爛為好。蓮子有清心除煩、健脾止瀉的作用,還能夠養心安神,對于夏季由暑熱引起的心煩不眠,具有較好的治療作用。
西瓜皮粥:西瓜皮200克,粳米100克,白糖30克。西瓜皮削去外表硬皮,切成丁,與粳米同煮。先用旺火煮沸,再轉用小火煮成粥,放入白糖即成。西瓜皮具有清熱解暑、利尿消腫的作用。
夏季如何選擇防暑藥
嚴熱的天氣常導致人們食無味、睡不香,易出現頭暈、頭痛、乏力,甚至惡心嘔吐。為此常備一些防暑藥物是很有必要的。
仁丹:主治因暑熱引起的頭暈腦脹、惡心嘔吐、腹痛、腹瀉等癥。成人每次服4~8粒,兒童酌減,舌下含服效果最好,亦可沖服。
清涼油:頭痛頭暈時,取少量涂于印堂穴和太陽穴處,能提神醒腦,蚊蟲叮咬、皮膚瘙癢或有輕度燒傷、燙傷時,取少量涂于患處,能活血消腫、鎮痛止癢。
十滴水:具有健胃、驅風、清涼等作用。適用于暑熱引起的頭暈、惡心、胃腸不適等癥。成人每次20~40滴,兒童酌減,或可用1~2瓶倒入洗澡水中,防治小兒痱子。
藿香正氣片(丸、水):具有解暑、降溫等功能。適用于因暑濕引起的渾身無力、四肢酸懶、胸悶心煩、惡心嘔吐、腸鳴腹瀉等。成人每次服4片,兒童酌減,每天服三次。
夏季防暑比較好的飲品
炎炎夏日,酷暑難耐。人們往往把果汁、冰糕等冷飲、冷食作為解暑降溫的寶貝。其實,夏季防暑降溫的寶貝應該是以下幾種:
鹽開水:中醫稱白開水是“百藥之王”.喝白開水應選擇沸騰后自然冷卻的新鮮涼開水(20℃至25℃),這種白開水具有特異的生物活性,容易透過細胞膜進入細胞內,很快被吸收利用.喝白開水時最好加些鹽。夏季高溫,出汗過多,體內鹽分減少,體內的滲透壓就會失去平穩,從而出現中暑,而多喝些鹽開水或鹽茶水,可以補充體內失掉的鹽分,從而達到防暑的功效。
茶水:鉀是人體內重要的微量元素,鉀能維持神經和肌肉的正常功能,特別是心肌的正常運動。科學分析表明,茶葉含鉀較多,占其比重的1.5%左右。鉀容易隨汗水排出,溫度適宜的茶水應該是夏季首選飲品。
陳醋:夏季人們飲水較多,胃酸相應減少,使食欲減退。適量食醋可增加胃酸的濃度,生津開胃,幫助消化。如果在烹調時加些醋,可使胃酸增多增濃,從而增加食欲。夏季是腸道傳染病流行季節,吃醋還能提高胃腸道的殺菌作用。另外,如在烹飪時加入幾滴醋,還會減少蔬菜中維生素C的損失,而且有利于人對食物中鐵的吸收。
夏天防暑降溫健康小常識
盛夏高溫,酷熱難當,常常令人煩躁不安。人們只有講究科學的生活方式,才能保持健康,安然度暑。以下為一些生活小常識,供大家參考,請大家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溫措施,注意身體健康。
一、及時補充水分但應少喝飲料。果汁、可樂、雪碧、汽水等飲料中,含有較多的糖精和電解質,喝多了會對胃腸產生不良刺激,影響消化和食欲。因此,夏季應多喝白開水或淡鹽(糖)開水。
二、不要過量喝冷飲。冷飲過量,尤其在繁重的體力勞動或大運動量鍛煉之后,一下子喝太多冷飲,會刺激胃黏膜,影響胃液分泌,易引起消化不良,有時還會引起胃痛或腹瀉。所以,應以少量多次飲用為好。
三、口渴后不宜狂飲。勞動和運動大量出汗后,不宜大量飲用白水,應適當補充些淡鹽(糖)水,因為大量出汗后使人體內鹽分丟失過多,約占汗液的0.5%左右,不及時補充鹽分,則使體內水、鹽比例嚴重失調,導致代謝紊亂。
四、不宜過量飲酒。人體在夏季受氣溫影響極易積蘊濕熱,而濕熱過盛又是誘發皮膚發生瘡癰腫毒的病因,若大量飲白酒,更會助熱生濕,無異于火上澆油。
五、飲食不宜過于清淡。夏天人的活動時間長,出汗多,消耗大,應適當多吃雞、鴨、瘦肉、魚類、蛋類等營養食品,以滿足人體的代謝需要。不要吃不潔飲食。夏季食品極易污染各種病菌,稍不注意衛生,食后就會得病。所以,切記不要直接食用從市場買回的熟食品,買回的熟食品一定要加熱消毒后再吃。
六、午睡時間不宜過長。午睡時間過長,中樞神經會加深抑制,腦內血流量相對減少會減慢代謝過程,導致醒來后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。
七、忌受熱后“快速冷卻”。炎夏,人們外出或勞動歸來,喜歡不是開足電扇,就是立即去洗冷水澡,這樣會使全身毛孔快速閉合,體內熱量反而難以散發,還會因腦部血管迅速收縮而引起大腦供血不足,使人頭暈目眩。不要長時間用冷濕毛巾敷頭。這種做法雖然讓人暫時感到舒服,但冷刺激會使頭部肌肉收縮、血管直徑變小、大腦血流量降低,可造成暫時性腦缺血,使人更加頭昏腦脹。大腦受冷刺激后會感到所謂清醒,但這種“清醒”興奮點不集中,不能提高工作和學習效率。
八、不要在磚石、水泥地上睡覺或在外露宿。因磚石、水泥地陰冷潮濕,透濕性和聚濕性很強,容易使人受寒受潮,誘發關節炎、坐骨神經痛等風濕性疾病。在外露宿,容易感受風寒,使身體免疫功能下降,易誘發感冒、病毒性腸胃炎等疾病。
九、太陽短波輻射最強烈的時間是10時-15時左右,外出作業時應裝淺色長袖衣服。不宜佩戴金屬首飾。金屬裝飾品中的某些金屬沾上汗水,佩戴時,所接觸到的皮膚可能會出現微紅或瘙癢等癥狀,容易引發接觸性皮炎。
十、不要拒絕“心靜自然涼”。情緒安然,熱環境中求自靜,避免吵鬧,少進行劇烈運動及其他高消耗的活動,同樣也能起到以靜抗高溫酷暑的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