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起線路獲批和建設有望“批量常態化”。今年有望核準并開工“2交2直”特高壓線路,預計2015-2020年均可能批復特高壓線路“2交3 直”,年投入過千億。今年的2交——“淮南-南京-上海”、“雅安-武漢”,2直——“寧東-浙江”、“酒泉-湘潭”。我們測算“2交2直”建設中交流變 壓器需求約43億元,交流電抗器需求約22億元,GIS需求約117億元,直流換流閥需求約36億元,直流換流變需求約48億元,直流控制保護需求約8億 元,絕緣子需求約25億元,鐵塔需求約154億元。我們看好特高壓行業未來持續穩健發展。
特高壓,利好的不僅僅是設備商。我國能源格局決定了需要在西部、北部地區大力建設能源基地,并外送至能源匱乏的中東部地區。晉陜蒙川以及新疆地區當前的電 能外送能力嚴重制約當地大能源基地開發和新能源建設,特高壓建設對于盤活存量資源儲量意義重大,相對于計算設備商的供貨業績彈性——當然我們推薦關注業績 彈性相對較大的主設備商,推薦:平高電氣、中國西電、特變電工、許繼電氣,關注*ST天威;我們特別提請關注特高壓線路建設對帶動本地能源開發及相關企業 發展的重大意義,推薦:特變電工、金風科技。
關鍵假設點:1、能源局規劃建設之項目如期落實,包括12條跨區輸電通道和9大千萬千瓦級煤電基地等;2、國家電網規劃建設之項目如期落實,包括在2020年建成“五縱五橫”特高壓交流線路及27條特高壓直流線路等;3、關鍵設備達到并穩定在95%的國產化率。
有別于大眾的認識:線路獲批在即,部分標的的特高壓業務價值未在股價中予以反應,建議積極把握價值洼地;我們保持對特高壓行業較為密切的跟蹤,本報告之數據信息量和價值量亦較高,便于投資者隨時查閱。
股價表現催化劑:特高壓項目審批和招標均構成對公司股價的持續催化劑。
核心假設風險:千萬千瓦級電能基地開發遭其他因素掣肘,發改委對交流項目審批持續謹慎,市場格局發生變化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