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析判斷
發電機定子鐵芯試驗
1、對單位損耗的分析
單位損耗的大小與硅鋼片的種類、片間絕緣狀況及實驗磁通密度有關。
交接試驗標準對發電機定子鐵芯允許單位損耗未作規定:一般新機可按出廠標準。預防性試驗規程規定了不同的硅鋼片的單位(鐵芯)損耗的參考值(詳見預防性試驗規程的附錄A6),并規定磁密在1T下的單位(鐵芯)的損耗應不大于1.3倍的參考值。當實際測得的(經換算后)單位鐵芯損耗值比限額值小時,則認為合格,否則不合格。
單位損耗過大或者增加很多,說明鐵芯存在一定的缺陷,對新機可能是硅鋼片不良,涂漆工藝及壓裝不好等,對運行年久的電機可能是絕緣的普通老化。
2、對最高升溫和最大溫度差的分析
鐵芯齒部最高升溫和齒部相互間最大溫差,決定于局部損耗的大小,所以它和單位損耗一樣,所受的影響因素相同,尤其受硅鋼片加工和壓裝質量的影響較大,因此,它能較有效的發現定子鐵芯的局部缺陷。
交接試驗標準規定,采用0.8~1T的磁通密度進行試驗,當各點溫度按1T磁密折算時,鐵芯齒部得最高溫度不應超過45°,各齒的最大溫差不超過30°。新機的齒部溫度不應超過25°,溫差不應超過15°。防御性試驗規程中規定,磁密在1T下齒的最高溫升不大于25K,齒的最大溫差不大于15K,否則認為鐵芯不合格(K是國際單位制的熱力學溫度的基本單位,它實際使用同℃)。